您好!欢迎访问中画国检官网!
最新公告
最新公告 MORE>>
最新公告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最新公告

千里行程聆听修渠故事 万张照片留住修渠记忆

红旗渠是镌刻在太行山上的一座精神丰碑。上世纪60年代,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,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,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,历经十年奋战,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之间,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“人工天河”——红旗渠,并在修渠过程中孕育形成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。红旗渠不仅是渠,它是一面引导中国人民战天斗地、艰苦创业的旗帜,是林州人民用生命铸就的一座丰碑,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,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摄影:魏德忠

近几年来,一位又一位“红旗渠建设者”的逝去,现存的红旗渠建设者正在不断减少。我们希望尽最大努力,通过人文主义摄影方式记录这些伟大的、即将消逝的红旗渠建造者。通过拍摄他们,唤起大家对为共和国建设付出巨大牺牲、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代劳动英雄们的关注,唤起大家对红旗渠精神的关注,并把自觉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烙印在自己的心上,身体力行地践行红旗渠精神。

摄影:魏德忠

为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,安阳师范学院组建红旗渠精神创作团队。自2018年起,无论夏日酷暑,还是腊月严冬,创作组成员穿梭于红旗渠畔,历时5年行程上万公里,沿红旗渠渠线探寻林州600多个村落,走访700余位修渠老人,拍摄近10万张图片,记录口述史视频近4000分钟,剪辑人物专题片20余部。尽管走访的过程充满艰辛,但每到一处,我们都会克服困难、想尽办法为当年的修渠老人拍摄照片、纪录影像。很多时候,一些老人由于年纪大了,我们说的话他们听不清,他们说的话我们听不懂,但这并没有成为阻碍我们采访的难题。我们白天采访拍摄,夜晚查阅资料,商讨采访计划。

摄影:魏德忠

《红旗渠志》一书记载的1965年、1966年红旗渠修建表彰的劳模信息,是我们走访的主要信息来源。几十年过去了,许多当年修渠人的住址已无从查找,我们只有一个个乡镇、一个个村子去寻访。目前还健在的修渠老人大多随子女居住,子女较多的往往需要多次多地才能找到。此外,许多村子没有饭店,我们就找村里的小卖部买方便面,没有小卖部的地方,我们就暂时饿着。我们克服生活上、交通上的不便,完成走访拍摄工作。比起当年修渠,我们做的工作微不足道,也正是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我们一路走下去。

(图文选摘自安阳师范学院主编《红旗渠精神摄影展》画册)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