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访问中画国检官网!
最新公告
最新公告 MORE>>
最新公告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最新公告

我从未如此深爱这沧桑之脸的褶皱!相信你也会爱上……

上世纪60年代,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,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,历经十年奋战,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之间,建成了“人工天河”——红旗渠。

时隔半个多世纪,当年修建红旗渠的人,现在怎么样了?当年的修渠场景,你能了解多少?

图片主人公,都是当年修渠人。他们平均年龄在82岁,年龄最大的95岁。图片里,他们有的正眉飞色舞地讲故事,有的已卧病在床无法起身。画面上有布满皱纹的脸庞,也有神采飞扬的眼睛,更有一些感人至深的瞬间……图片均为黑白色,深沉而厚重。

这是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红旗渠精神创作团队的师生们,历时三年,探寻林州456个村落,走访500多位修渠老人,用手中的画笔和镜头记录下当年红旗渠参建者们现在的影像。

把课堂“搬”到红旗渠

“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师生去太行山写生,红旗渠是镌刻在太行山上的一座精神丰碑,2013年我开始关注红旗渠建造者。”该校美术学院教师秦国防说,“作为一名摄影专业教师,我想把课堂‘搬’到红旗渠!”

在安阳师范学院大力支持下,2018年,秦国防等人成功申请到国家艺术基金,将《红旗渠建造者》立项,带上摄影器材,领着学生进入太行山。

“近10万民众参与修渠,其中劳模759名,在世的已不足百人,且多在耄耋之年。”秦国防说,“一个个修渠人正在离去,我们必须跟时间赛跑,尽快、尽可能多地找到他们,拍好他们。”

“过程虽然辛苦,但对学生们来说,这样的社会实践更有意义,也更吸引人。”该校美术学院摄影教师黄建宇说。

是社会实践更是党史教育

每张照片背后,都有一个故事。2017级学生徐博文说,在拍摄任羊成那天,任爷爷讲到为了修渠,他随时做好牺牲准备,每天会把衣物、粮票打包摆放整齐,万一除险时牺牲,就让工友们分了……“听到这里,我们都哭了,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”

修渠人申金柱,当时参与了红旗渠渠首拦河坝。“当时,申爷爷他们在三月天泡在渠水中,筑起三道人墙拦水,他被水冲晕了,被救醒以后接着又跳进水里……”说着说着,18级学生刘伊楠的眼圈红了。

团队先后有近30个学生参与,年龄都在20岁上下。在这三个寒冬酷暑里,这些年轻人一次次流着泪听修渠人的故事,又把这些故事记下来,带回去,讲给别人听......

“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,安阳师范学院师生回望红旗渠、品读红旗渠、体悟红旗渠,在感动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精神血脉,厚植爱党、爱国、爱社会主义情感,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。”该校党委书记纪多辙说。


部分参展作品

关闭